血液流变学的临床意义

2020-07-30 08:32:12

  血液流变学包括全血比粘度,全血还原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电泳时间,血小板电泳时间,纤维蛋白原测定,血沉及红细胞变形能力等10多项指标。主要是反映由于血液成分变化,而带来的血液流动性、凝滞性和血液粘度的变化。在正常情况下,血液在外力(血压)的作用下,在血管内流动,并随着血管性状(血管壁情况和血管形状等)及血液成分(粘度)的变化而变化,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当血液粘度变大时,血液流动性就变差,也就最容易发生脑血栓性疾病。反之,粘度较小,流动性较好。

  


  临床和实验资料表明,血液流变学异常是出血性脑血管病和缺血性脑血管病共同的病理基础,并与其严重程度密切相关。长期高血压导致动脉内膜受损,纤维素性坏死和玻璃样改变,管壁粥样硬化,以至形成粟粒状脑动脉瘤。一旦动脉内压力骤升,超过血管壁的耐受性时,就会导致破裂出血。而血脂升高,血粘度增高,血流缓慢,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以及血小板、纤维蛋白原等诸因素的参与,又易形成梗塞。

  

  血流变学异常是脑血管病的发病先兆之一。经观察,有些老年高血压病人,当血液流变学指标由正常转化为多项和极度异常时,不久即发生脑血管病或心肌梗塞。协作组对355例40岁以上的脑血管病易患者,开展了脑血管病预报的观察随访和防治。对他们进行了包括血液流变学在内的各项检查。血液流变学有1项以上异常者225人,占63%,明显异常即八项中3项异常者6例,占19.4%,经对异常者采取各种降低血粘度的预防性治疗措施、其有效率达90%,并经1年观察无1例发生脑血管病。对208例脑血管病易患者进行全面的预防,凡血流变异常者均采取预防性治疗,经5年观察与不采取预防措施的另一组207例对照,结果预防组7例发生脑血管病,对照组有21例发生脑血管病,两组有明显差别。显然,对血液流变学检查提示有先兆异常者进行治疗,是脑血管病预报和预防的有效方法。经对脑血管病的易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的检查,发现高血压病人明显异常者占27.4%,冠心病28.7%,糖尿病30%,高脂血症30.1%,肥胖者29.7%,一过性脑缺血发作60%,这些异常都可作为脑血管病先的危险率,是可以作为脑血管病预报项目的。当然,如果经过血液流变学的预测结果是正常的,也不能完全排除没有发生脑血管病的可能性,应结合其他因素综合分析,绝不能把血液流变学检查指标作为预报脑血管病的唯一根据。


电话咨询
邮件咨询
在线地图
QQ客服